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

崔世「呢」的遮羞布?

澳門崔世「呢」當選,但得票少左,本來是好事,證明三百個選委不是橡皮圖章。


只是有人心有不甘!反而成了污點。


先睇選特首的選委情況:


選委總數   到場   請假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00      297    3(馬萬祺、林香生、劉玫瑰)


2009年7月26日,崔世「呢」得到「不記名」投票的情況:


得票    得票率    請假    白票    有領票冇投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82     95%     3     14     1(傳媒指係高天賜)


其實已算係高票當票。


問題係崔世呢之前曾得到 300個選委中的 286 張「記名」提名票(餘下的 14 人冇提名)。


簡單地講:


1- 崔世呢至少流失左 1 個選委的認同。當然,不記名投票就冇壓力冇後顧之憂。 報導指高天賜領票後冇投票,更在洗手間內展示選票。可見選委真的沒有投票壓力,反而是大會有「監票壓力」了。


2- 選委的「壓力」問題,就可以有極大的空間來任意發揮了。


3- 少左 1 票又或 4 票,是否意味著崔世呢不是強勢領導?又有發揮空間。



我的睇法是,經過了十年的「貪腐」洗禮,300人絕不能代表60萬澳門人,崔氏政府注定是弱勢。


因此我很少理會崔生的政見,問題是今日(2009年7月27日)的澳門日報中,發出了一份 「遮羞布」膳稿,看完我有點生氣。


1- 事實上,崔世呢得不到 300 票的全票當選,大家都要接受,保皇派或反對派都應以此為激勵。


2- 將白票推到「原子印」上,簡直是當讀者是白痴。請緊記,選委蓋錯印可以取一張新的,當日只有一個候舉人崔世呢。


3- 連基本的蓋印選舉常識也不懂,那些個選委是什麼東西,連橡皮圖章都不是?應是什麼?還代表 60萬澳門人?


4- 最要命的是,有人要「塗脂抹粉」,為主子遮羞?這種人的存在,不正是小圈子選舉的缺點!


5- 澳門日報作為澳門第一大報,擁有最多讀者,卻徧徧出了個「標題」與內文不太相符的報導,難道只是總編瞎了眼? 還是繼續「澳門亂報」,當讀者是白痴。


 

 

 

沒有留言: